山海经笔记006:南山经鹊山异兽之神奇猩猩与传说

山海经笔记006:南山经鹊山异兽之神奇猩猩与传说

现实世界的猩猩

我们知道现实世界中猩猩分为三类,分别是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目前猩猩分布在东南亚,黑猩猩和大猩猩都分布在非洲,在我国已经没有了猩猩的栖息地。猩猩的毛色是红褐色的,黑猩猩和大猩猩的毛色是黑色的,所以山海经海内经中提到的青色猩猩所在的建木的位置就成为一个问题了。如果按照现在黑猩猩和大猩猩的栖息位置,能够与上天相通的建木就到非洲去了。当然也许中国古代也有黑猩猩或者大猩猩的存在,只是后来灭绝了。那么中国古代有猩猩吗?

中国古代当然有猩猩,记载猩猩的古籍还相当多。《礼记》中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成书于汉代,但很多内容应该来源于孔子整理的周礼资料,所以不排除春秋时代就记载了猩猩的存在,可见至少在汉代中国还是有猩猩存在的。《蜀志》说:

“封溪县有兽曰猩猩,体似猪,面似人,音作小儿啼声。既能语,又知人姓名。人知以酒取之,猩猩觉,初暂常之,得其味甘而饮之,终见羁缨也。”

这里的封溪县位于今天的越南境内,猩猩既能说话又可以知道人的名字,那时的人用酒来诱捕猩猩。那么猩猩有什么用途呢?

用途

《华阳国志》记载:“永昌郡有猩猩,能言,其血可以染朱罽。”可见猩猩的血可以作为染料,用于一些纺织品的染色。这种用途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许多古代作品中确实出现了猩猩作为染料的记载。《封神演义》描述北伯侯崇侯虎之子崇应彪的时候说“盘龙冠,飞凤结,大红袍,猩猩血,黄金镫甲套连环。”崇应彪的大红袍就是猩猩血染红的,书中出现了大量关于猩猩红的描写,猩红色也成了一种颜色的称呼。

猩猩还有另一种用途,在中国古代它是一种难得的美味佳肴。《吕氏春秋》说:"肉之美者,猩猩之唇。"我们不知道猩猩之唇有什么好吃的,但确实有一些人相信猩猩之唇是一种美味。《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赶到瑶池时,那里布置的美味就包括龙肝凤髓,熊掌猩唇。这里的猩唇与熊掌、龙肝和凤髓齐名,可见它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封神演义》中也能见到猩猩被端到了餐桌上,纣王请姬昌赴宴时,桌上就有兔丝、熊掌、猩唇、驼蹄、凤髓、龙肝、狮睛、麟脯,可见猩唇美味在古代已经深人人心了。如果中国古代没有猩猩,是不可能出现这么多关于猩猩的记载的。

玄幻

既然中国古代有猩猩分布,那么古籍中记载的猩猩信息就是准确的吗?这可不一定,许多古籍中都说猩猩能言,但实际上猩猩是不能讲话的。《淮南万毕术》中又说:归终知来,猩猩知往。但我们知道猩猩能知道过去发生的事儿就是一种想像,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山海经中关于食用猩猩可以善于奔跑,以及猩猩能知人名,能说话,可能都是不真实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这么记载猩猩呢?这可能与古代获得信息的渠道有关。

《聊斋》中有一条关于狮子的记载,说从暹罗进贡来一头狮子,百姓们都去看热闹。那么这个狮子有什么特别的呢?那就是狮子吃东西的时候。文中说:

“或投以鸡,先以爪抟而吹之。一吹,则毛尽落如扫,亦理之奇也。”

这只狮子很厉害,吃鸡的时候用爪子一抟,再一吹,鸡毛就全飞了!这会是真的吗?显然这是假的,但蒲松龄就是相信这个,并把他写到了自己的书里。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记载应该是不准确的。但这些记载也一定不是空穴来风,应该与那时人们的风俗习惯和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关。

尾声

山海经中记载的第一个动物就是现实中存在的猩猩,但这里的猩猩与实际的猩猩又有一些差别。如果山海经记载的是真实的,那么鹊山的猩猩倒是可以有很大的用途。士兵们吃了他的肉就都善于奔跑了,这样一来不论进攻还是撤退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山海经中记载的信息经过了这么漫长的时间之后,恐怕很多信息已经没有那么准确了。鹊山的猩猩恐怕也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机械迷城攻略集
365体育APP官网

机械迷城攻略集

📅 08-05 👁️ 9188
年轻人都不看电视了,为什么电视反而越卖越大?
365体育APP官网

年轻人都不看电视了,为什么电视反而越卖越大?

📅 08-02 👁️ 462
《地下城与勇士》幽暗岛史诗无法分解机制详解
365体育APP官网

《地下城与勇士》幽暗岛史诗无法分解机制详解

📅 10-22 👁️ 9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