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丢了走之旁(辶)是什么字?

“追”丢了走之旁(辶)是什么字?

“追”字大家都熟悉,但是有几个人知道“追”字右半边的声旁是什么字吗?

这个字读作duī(读音: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小阜也。象形。”意思是说:这个字指小土堆。像小土堆之形。

《说文解字》“阜”字的小篆字形比上面这个“堆”字多一个口型。“阜”的本意是指土山,所以许慎把比土山小的这个字解读为小土堆,同“堆”字。宋元时期的戴侗是比较支持许慎的观点的,在其所著《六书故》中说“其文视阜而杀,別作堆”。意为:从文字形态上看,它在 “阜”的基础上有所减损或变化,另写作 “堆”。

但许慎和戴侗解读的思路来源于小篆字形,而非甲骨文,典籍也未见用为小阜之义,很多学者并不认可许慎的观点。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钊教授指出甲骨文象人的臀部之形,疑为“臀”的初文。是“脽”的古字,即臀部。

甲骨文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也认为:甲骨文有两种字形,本来是两个字,第一种字形垂直,象山丘,是“堆”的古字,指人工堆筑的堂基一类建筑,引申表示高地。第二种字形弯曲,象臀部,多用来表示师旅、军队。“臀”从“殿”,“殿”是高大的堂。两种字形都有高出之意,后来相混为一。

《汉语大字典》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季旭昇也认为:堂基高于地面,有似于臀,因此引申有“殿堂”的意义,再引申为小阜;军队驻扎地多在高起的丘陵地,因此引申为军师。所以“師”字从此字。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这个字的含义在学界存在多种观点和解读。但并不影响古今字典统一的解释,即同“堆”,指小土堆。

相关推荐

不刷史诗你也可以很强!浅谈新版本远古套取舍
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

不刷史诗你也可以很强!浅谈新版本远古套取舍

📅 09-06 👁️ 2620
绵羊的生长周期对照表图(绵羊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

绵羊的生长周期对照表图(绵羊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 08-19 👁️ 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