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数据

西部数据

西部数据股份有限公司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2021年西数总部公司类型上市公司股票代号NASDAQ:WDC标准普尔500组成股ISINUS9581021055 成立1970年4月23日代表人物Irving Tan (CEO)[1]总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尔湾产业个人电脑硬件产品硬盘NAND flash存储装置存储系统员工人数51,000(2024年)[2]网站www.westerndigital.com

“西部数据”的各地常用名称中国大陆西部数据西数(简称) 台湾威腾电子威腾(简称)

西部数据(英语: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简称WD、西数或威腾,是美国一家专门研发和生产电脑机械硬盘以及存储装置的公司,在收购闪迪后(2016年至2025年3月),一度在集成电路和固态硬盘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发展历史[编辑]

1970年4月23日,一家名为通用数字(General Digital)的公司诞生,最初是一家MOS半导体测试装置制造商,在几个独立投资者和工业巨人艾默生电气公司提供的启动资金的支持下,很快转变为专业半导体制造商。1971年7月,General Digital 更名为 Western Digital,并搬到加利福利亚州纽波特比奇,很快推出其第一款产品WD1402A,也是第一个单晶片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

在1970年代早期,西部数据通过出售计算器晶片获得收入,到1975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计算器晶片制造商。然而,好景不长,19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及其最大的计算器客户鲍玛仪器(Bowmar Instrument)的破产改变西部数据的命运。1976年,西部数据宣布破产重组,随后艾默生电气公司撤回对他们的支持并拥有该公司。这一时期西部数据推出几款划时代的产品,包括MCP-1600多晶片微码CPU(获DEC的小型机兼容微机系统LSI-11采用),以及一系列单晶片软驱控制器晶片,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一款软驱控制器WD1771[3]。

2011年3月7日,WD与日立环球存储科技(HGST)共同宣布两公司合并,WD为存续公司[4]。与日后希捷收购三星电子硬盘业务相对应,至此,机械硬盘的主要生产厂商仅剩希捷与西数。这标志着硬盘行业进入寡头时代。

WD在收购HGST之后成为全球最大的硬盘生产商。该协议内容是WD支付3.9亿美元现金和25亿股WD的股份,两家公司合并后在2011年的收入总值为150亿美元。美国公平交易委员会裁定WD必须将部分业务转让。之后WD的收购才得以继续推行。

2015年9月30日,紫光集团旗下香港全资子公司紫光联合系统(UNIS Union Information System Limited)以每股 92.5 美元,斥资38亿美元(约为240亿人民币)入股该公司的15%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交易双方表示本次交易尚需得到相关主管机构的批准并满足一些其他符合商业惯例的交割条件[5]。

2015年10月21日,西部数据以每股85.1美元的现金以及0.0176股的西数普通股股票,折合每股86.5美元,斥资190亿美元收购存储晶片厂商闪迪[6]。

2016年2月24日,紫光股份发布公告称,由于投资西部数据的交易需要履行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的审查程序,同时基于审慎性考虑,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此次交易[7]。同时,紫光股份与西部数据不受上述交易终止影响,将共同出资成立紫光西部数据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15,800万美元,西部数据将出资7,742万美元(其中现金方式5,842万美元,实物作价1,900万美元),持股比例为49%[8]。

2017年12月,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与东芝(Toshiba)就出售日本共同拥有的NAND生产设施达成协议。 2018年5月,东芝与贝恩财团就出售该晶片部门达成协议[9]。

2025年3月7日,西部数据宣布完全退出固态硬盘市场,原有的固态硬盘业务由闪迪接管。[10]

西数硬盘[编辑]

硬盘分类[编辑]

西部数据的硬盘主要分为两类:消费级和企业级。

台湾光华商场内的西数服务中心

消费级

“绿盘”(WD Green)系列——低功耗存储型硬盘,存储空间大但价格偏低,磁碟转速低但配以较大的缓存,主要面向简单的大容量储存环境。硬盘部分已合并入Blue品牌中,现作为入门级固态硬盘品牌。

“蓝盘”(WD Blue)系列——主流产品,存储空间略低于绿盘,但磁碟转速多在7200rpm与5400rpm,处于Green与Black之间的级别,多见于OEM组装主机,同时亦提供SATA或M.2接口的固态硬盘。

“黑盘”(WD Black)系列——性能级硬盘,PCB与企业级相同,拥有较高的磁碟转速和使用寿命,面向高阶的储存需求;另有传输速度更高的NVMe接口固态硬盘,在2019年改名为WD_BLACK面向电竞市场并推出外置硬盘。

“红盘”(WD Red)系列——NAS专用,5400rpm,24x7运作。

“紫盘”(WD Purple)系列——监控录影专用,支持高达64个摄像头;亦提供WD Purple microSD版本;在2018年,推出WD Purple AI系列,加强对带有AI功能的网络硬碟录像机(NVR)的支持。

企业级

Xe - 提供繁重工作应用所需的高密度性能存储。

Re - 坚固耐用的高容量存储,适用于高工作需求的部署。

Re+ - 提供高度可用性之部署所需的电力优化和高容量之存储。

Se - 适用于 NAS 和横向扩展架构的最佳存储。

Ae - 具成本效益而且节能的 HDD 冷资料存储解决方案。

在2016年西部数据将企业级硬盘“Re”系列改名为“WD Gold”系列,以与消费级硬盘命名规则一致;除Re系列以外的产品线“Xe/Re+/Se/Ae”均已停产:

“金盘”(WD Gold)系列——专为数据中心的应用程式而设计,主要用于中小型企业和公司的数据存储需求,价格昂贵享有五年保固,可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容量、功效和性能,适合24/7的持续数据访问、读写和传输。

2018年4月,随着Western Digital Ultrastar® DC HC530系列发布与12月对于品牌调整的官宣,原本归属于昱科环球存储的Ultrastar®产品线转到Western Digital之下:

Ultrastar®系列—— HC/HA3xx 系列采用成熟的 CMR 技术,为传统系统和旧系统提供高效率和高性能。这些硬盘专为包括传统存储阵列、机架式存储机箱和基于伺服器的存储系统在内的各种应用而设计; HC5xx 系列与容量较低的硬盘相比,容量更大的 HDD 可通过减少支持硬件和系统级成本,使数据中心能够减少资本支出;HC6xx系列在 SMR 硬盘上提供更高效的存储,使您能够在相同的占地面积内存储更多数据。

硬盘编号[编辑]

西部数据的硬盘编号由12个数字或者字母所组成。前6个编号为主编号,后6个编号为附加编号。WD Caviar鱼子酱的标注方式为“厂商代号+容量+转速,缓存+接口类型”。

参考资料[编辑]

^ The Future of HDDs Begins Now. WDC. [2025-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2).

^ US SEC: 2024 Form 10-K 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2024-08-20 [2025-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17).

^ 硬盘业并购史之WD与HGST篇:缘定IBM?. [2015-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8).

^ Western Digital砸43億美元收購Hitachi GST. T客邦. 2011-03-08 [201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0).

^ 紫光38亿美元入股美国西部数据公司_紫光集团有限公司. 紫光股份.紫光集团.清华控股. 清华大学. 2015-09-30 [2015-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2).

^ Western Digital Announces Acquisition Of SanDisk. WDC. 2015-10-21 [2015-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1).

^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终止重大资产购买事项的公告 编号:2016-013 (PDF). 紫光股份. 2016-02-24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13).

^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公告 编号:2015-123 (PDF). 紫光股份. 2015-11-10 [2016-03-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6).

^ 西部数据 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WDC). 美股之家. 2015-10-22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 西部数据宣布完全退出固态硬盘市场,闪迪接管 NAND 业务_腾讯新闻. 腾讯网. 2025-03-07 [2025-03-08] (中文).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西部数据

官方网站 (简体中文)

查论编固态硬盘关键术语

加密

ECC

闪存文件系统

闪存

SLC/MLC

闪存控制器

垃圾回收

IOPS

Mbit/s

开放通道SSD

预留空间

读取干扰

安全擦除

固态存储

TRIM

耗损平均技术

写入放大

闪存制造商

IMFT(英语:IM Flash Technologies)(英特尔与美光合资)

美光

三星

SK海力士

铠侠

长江存储

控制器开发商独立开发商

Greenliant Systems(英语:Greenliant Systems)

Hyperstone

Indilinx(英语:Indilinx)(现为东芝所有)

JMicro

美满电子

PMC-Sierra(英语:PMC-Sierra)

Phison

SandForce(现为希捷子公司)

SMI

VIA

附属开发商

Fusion-io(英语:Fusion-io)

英特尔

美光

HGST

sTec(英语:sTec, Inc.)

希捷

铠侠

OCZ存储解决方案

三星

固态硬盘制造商

威刚科技

十铨科技

宇瞻科技

海盗船

英特尔

影驰

金士顿

光宝科技(旗下建兴电子及浦科特品牌)

美光科技

Memblaze

三星

希捷科技

铠侠(包括旗下OCZ及其代工的AMD以及松下)

西部数据

HGST

闪迪

创见资讯

以及更多其它制造商(英语:List of solid-state drive manufacturers)......

总线及传输协议

并行ATA(甚少使用)

串列ATA

SAS

PCIe

SATAe

光纤通道(FC)

USB

Thunderbolt

AHCI

NVMe

外观结构配置及连接接口

传统硬盘驱动器尺寸

IDE

SATA

SAS

U.2

SATAe

扩展接口卡

mSATA

M.2

PCIe

可移动磁碟

Mini DP

USB-A/B、USB-C

其它厂商专用规格(如Apple专用SSD)

相关组织机构

INCITS(英语: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JEDEC/JC-64.8

ONFI(英语:Open NAND Flash Interface Working Group)

NVMHCI

USB-IF

SATA-IO

SFF委员会(英语:Small Form Factor committee)

SNIA

SSSI

T10/SCSI

T11/FC

T13/ATA

分类查论编全球主要信息技术公司

最大的信息技术公司列表

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列表

最大的软件公司列表

全球二十大半导体厂商

消费电子产品移动设备[1]

苹果

三星电子

Google

华为

索尼

华硕

宏碁

摩托罗拉移动

小米

LG电子

TCL

vivo

OPPO

中兴

荣耀

魅族

夏普

富可视

Nokia

微软移动

Micromax

Tecno

个人电脑[2]

联想

惠普

戴尔

苹果

宏碁

华硕

微星

技嘉

鸿海

Razer

三星电子

富士通

华为

组装代工

鸿海

富智康

广达

仁宝

纬创

英业达

和硕

伟创力

天弘科技

捷普科技

Viking科技(英语:Sanmina Corporation)

冠捷科技

其他

诺基亚

日本电气

黑莓

影像

佳能

三星

尼康

索尼

徕卡

奥林巴斯

柯尼卡美能达

柯达

京瓷

纳思达

利盟

理光

精工爱普生

惠普

夏普

东芝

施乐

大立光电

哈苏

蔡司

数据存储硬盘及固态硬盘

西部数据

闪迪

东芝

铠侠

希捷科技

三星

英特尔

美光科技

金士顿科技

SK海力士

海康威视

威刚科技

戴尔

易安信

富士通

慧与科技

IBM

NetApp

甲骨文

华为

咨询和外包服务

埃森哲

源讯

博思艾伦汉密尔顿控股公司

CACI

凯捷

CGI Group

高知特

HP 企业服务(英语:DXC Technology)

德勤

戴尔

安永

神州数码

富士通

HCL科技(英语:HCLTech)

日立

EDS

IBM

英德拉系统

印孚瑟斯

日本电气

日本电信电话

橙色服务公司(英语:Orange Business)

塔塔咨询服务

T-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英语:T-Systems)

威普罗

大型计算机大型主机

富士通

IBM

慧与科技

伺服器

IBM

甲骨文

思科

慧与科技

华为

PoS系统

NCR

东芝

网络装置(英语:Network equipment provider)

亚美亚

思科

爱立信

富士通

慧与科技

华为

瞻博网络

摩托罗拉系统

日本电气

诺基亚通信

三星

中兴

半导体制造晶片设计

英特尔

三星

高通

苹果Silicon

美光

SK海力士

东芝

德州仪器

博通

意法半导体

超威

英伟达

瑞萨

华为-海思

联发科

威盛

飞思卡尔

富士通

索尼LSI设计

索尼半导体

LG

英飞凌

美满(Marvell )

恩智浦

松下

安森美

仙童

LSI公司

紫光集团

安谋控股(ARM)

瑞昱半导体

硅统科技

龙芯

晶圆代工

台积电

联华电子

格芯(格罗方德)

世界先进

中芯国际

力积电

互联网[3]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

亚马逊

eBay

Booking Holdings

京东

Groupon

Flipkart

乐天

猫途鹰

Expedia

唯品会

携程

来赞达(Lazada)

美卡多

Grab

搜索引擎

Google(谷歌)

百度

微软Bing

雅虎

Naver

Yandex

奇虎360

搜狗

社交网络

Meta(Facebook、Instagram及Threads)

腾讯(QQ、微信)

X(Twitter)

领英

新浪微博

VKontakte

色拉布(Snap)

知乎

字节跳动(抖音及Tiktok)

小红书

Telegram

门户网站

网易

Oath(雅虎 及 AOL)

新浪

串流媒体

哔哩哔哩

搜狐视频

YouTube

Netflix

Disney+

Spotify

软件专业软件

甲骨文

SAP

VMware

CA公司

IBM

Intuit

讯连科技

华为

海尔

中兴

Salesforce.com

办公与杀毒软件

Google

Adobe

苹果

微软

惠普

赛门铁克

趋势科技

人工智慧

深智科技(DeepMind)

Anthropic

OpenAI

DeepSeek

电信运营商

前十大[4]

AT&T

威瑞森

中国移动

日本电信电话

德国电信

T-Mobile

软银

沃达丰

美洲电信

中国电信

西班牙电信

其他

Orange

中国联通

KDDI

英国电信

意大利电信

澳大利亚电信

韩国电信

流明科技

BCE公司

挪威电信

维旺迪

中华电信

荷兰皇家电信

NTT DOCOMO

Reliance

Sprint Nextel

特利亚电信

3

新加坡电信

阿联酋电信

SK电讯

电讯盈科

数据来源

^ 2015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12.93億支,華為躍升全球第三並突破一億支大關. [2016-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3).

^ IDC:全球十大PC厂商将有两家退出市场. 2015年11月07日

^ 2015年全球互联网公司市值前20强排名. [2016-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5).

^ The World’s Biggest Public Companies. Forbes. [2016年6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月19日) (英语).

收录标准:年营业收入超过30亿美元;特例:组别5(主机)为10亿美元,组别8(互联网)为15亿美元,组别10(电信)为200亿美元。

相关推荐

速抢!外烟购买全指南:合法渠道与注意事项解析
365体育APP官网

速抢!外烟购买全指南:合法渠道与注意事项解析

📅 08-13 👁️ 5705
三角形角度计算全攻略:公式、图解一应俱全
365体育APP官网

三角形角度计算全攻略:公式、图解一应俱全

📅 08-03 👁️ 8624